低保金领取后未退,是否会被法律追究?
杭州西湖律师
2025-06-08
低保金领取后未按规定退还,可能面临法律追究。分析:低保金是国家为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而发放的补助。若领取者经济状况改善,不再符合低保条件,却继续领取低保金,则构成不当得利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等相关法律规定,不当得利者需返还所得利益。若情节严重,拒不退还,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或贪污罪,受到刑事处罚。提醒:若接到相关部门通知要求退还低保金而未行动,或被发现故意隐瞒财产状况以继续领取,表明问题已较严重,应及时咨询律师并采取补救措施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具体操作:1.**行政处理**:接到民政部门通知后,应立即核实自身经济状况,如确实不再符合低保条件,应主动退还低保金,并配合民政部门完成相关手续。若因特殊原因暂时无法退还,可与民政部门协商制定还款计划。2.**民事诉讼**:若民政部门提起民事诉讼,应积极配合法院调查,提供证据证明自身经济状况及退还意愿。在诉讼过程中,可寻求律师帮助,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。3.**刑事诉讼**:若面临刑事指控,应立即聘请律师,了解案件具体情况,制定辩护策略。律师将协助收集证据,证明自身无罪或罪轻,并争取从轻、减轻或免除处罚。在整个过程中,保持冷静,积极配合律师和司法机关的工作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处理方式:从法律角度看,处理低保金未退还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:一是行政处理,即由民政部门依据相关规定要求退还,并可处以罚款;二是司法途径,即民政部门或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,追究不当得利者的法律责任。选择方式:若情节较轻,且愿意配合退还,可选择与民政部门协商,通过行政途径解决;若情节严重,或面临刑事指控风险,应尽快聘请律师,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。
上一篇:房产不留给孩子怎么过户
下一篇:暂无 了